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教授 葉紹國
摘要
大學校園豐富、多樣,深具變化又充滿活力,它很像是一座寶山,裡面應有盡有。然而,入寶山要能滿載而歸,需要知識與努力;遇到困境,需要關懷與協助。教育工作者需要去了解大學生的校園生活,以便能規劃良好的方案激勵其善用資源與機會,終能在大學期間奠定一生成功的基礎。本文從「學業」、「社團」、「打工」、「上網」以及穿梭於這些活動中的「人際關係」:師生、同儕、戀愛等切入,並論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
本文 大學校園是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有意安排的環境,它提供的是「學習」與「機會」,以便使個人的「內在潛能」發榮滋長。對學生個人而言,大學四年的學習、成長經驗與奠定下來的發展基礎對其一生有多方面深遠有利的影響,這不但是街談巷議的話題,更見於美國鴻儒 Pascarella 與 Terenzini 聯名在 1991 及 2005 年兩度著書,分別以累積二十年及三十年有關的實證研究結果做總覽分析得來的見證。 大學校園裡有正式的組織,有計劃的方案與有結構的活動,還有更多非正式的活動與影響人的力量。大學校園所以引人入勝就在其複雜、豐富、多樣,深具變化性又充滿活力與資源。有無處不在的、各式各樣的活動,更有趣的是校園中來自四方八面、背景互異的人群;人群與活動互相激盪並與學校所在位置、校舍建築、制度規章交織成一個複雜、細密的生態網絡,或是形成某種氣氛。它很像是一座寶山,裡面應有盡有,然而入寶山要能挖寶有成則須要學生立志努力,還要有知識、方法、工具與機緣;而且挖寶遇到困境,要懂得自助、自救與求救,教育工作者要去了解大學生在校園如何生活與適應,以便能激勵其動機,並提供機會、知識,給予必要的關懷與協助,使其見識增長、能力增強、性格成熟,終能滿載而歸。 美國 C. Robert Pace 教授發現,學生愈努力投入學習 (包括學業與非學業的),他們所經歷有價值的校園經驗愈豐富,其獲益愈大;而越能使學生投入校園經驗的學校,越是好學校。這個結論一再的受到其後的研究所證實(Gonyea, Kish, Kuh, Muthiah, & Thomas, 2003)。過去國內廣泛流傳:大學必修學分「學業」、「社團」、「戀愛」三大類之說;現在又增加「打工」與「上網」的新興熱門話題,可見得這些是我國大學生參與最多的活動,也可能是影響我國大學生最深的校園經驗項目。此外,就是穿梭於這些活動中的人際關係:同學與老師,值得一併了解、討論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 學業活動 學業活動及心智、認知的發展一向是大學教育的核心價值,具有領銜的地位,佔據了校內正式組織制度與方案、人員的最大宗。其他各項大體屬於課外活動的一環,這部分所佔據的校內資源顯著較少,有許多是屬於非正式組織結構的活動,甚至跨越出校門之外;但是它們對學生的態度、價值觀念的形成與社會心理層面的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對於心智與認知發展的助成也不遑多讓。與課業有關的活動,譬如選課、課前預習、課堂參與(聽講、做筆記、討論、口頭報告、實驗)、課後複習、做作業、使用圖書資訊、蒐集資料寫報告、參與學術研討或演講等活動都是眾所週知的,這是心智發展與認知學習最主要的來源,因此,學生花費在這類活動上的時間至關重要。通常,我國大學生參與的課堂時間與選修學分相近,可是在課堂外投入課業有關活動的時間卻相當少。葉紹國、何英奇、陳舜芬(2006)的研究顯示我國大學生修課學分偏高,大一學生修課24 學分以上的人佔 1/3 左右,師大更超過七成以上;師大與清華的大一學生每週做功課時間不超過 10 小時的居半數,可是 淡江大一學生不超過 10 小時的竟達到 81. 4%。陳舜芬、張傳琳(2006)針對中央、交通、清華、陽明四所素負盛名的國立大學四個年級學生抽樣研究,所得也差不多:每週不超過 10 小時的達到54.47%。每週超過 20 小時的,僅佔 13%左右。 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九十二學年度全國抽樣調查報告指出:大一新生裡,58%男生和 48%女生平均每天做功課不到一小時。大三學生較好些,但仍有 49%男生與 33%女生平均每天如此。普遍而論,學術聲望高、排名前面的學校學生比較用功;女生比男生用功,高年級比低年級用功。不知究竟是師長要求不嚴或是不敢要求嚴格,以致課業容易應付過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學習品質問題。大學時期的求學內容、技巧與方法模式與高中時不同,大學生需要發展批判性思考,從多方知識來源整合各項論點與證據;需要團隊協力完成專題或報告,遇有疑惑需要去請教老師或助教,或需參加演講、講習活動以擴大學術視野。若仍沿用高中時期的抄筆記、背書、考試並無法達到高水準的認知發展,也不足以因應大學課業的需求。但從國內校園經驗的研究看來,我國大一學生讀書方法普遍沿襲高中模式(黃玉,2004 ),此模式在大學階段仍相當普遍,而且學業投入行為普遍不理想,讓有識者憂心 (張雪梅,1999)。 社團活動 有些老師把學生的求學不力歸咎於學生的社團參與,其實可能是個誤解。因為一般人常把「社團活動」與「課外活動」混用,其實兩者定義並不相同,前者是屬於學校的、正式的學生社團組織的活動;後者定義很廣,可泛指一切與學業無關的活動,或是總括課堂以外的社團與同儕相聚的活動 (Terenzini, Pascarella, & Blimling, 1996)。根據葉紹國等的研究(2006)推知,我國大學生參加課外活動也許很普遍,但是實際上參與社團組織運作的卻明顯偏少。社團活動對大學生的發展有多方面的意義,綜合多家的看法可見:其一,它讓背景不同的人因同一興趣而聚集做有意義的交往,因而有助發展深厚的友誼。其二,這種來往是有組織、有目的、有任務的;大家有志一同齊聚心力,在其中可以發揮領導力、可以學習合作、服從、付出,是最有意義的學習型態之一。其三,在社團習得的人際關係技巧與領導技巧有助於日後的職業生涯發展。其四,創造與安排活動能有機會展露才能,並對整個校園有貢獻。其五,經歷各式活動與人際關係有助於了解自己、確立志向、歷練人格成熟,達成自我的發展。其六,參與各種有趣的活動可得到情緒釋放與滿足 (葉紹國、楊仕裕,2005;黃玉,2000; Light, 2001;Pascarella &Terenzini, 1991)。 因此參與社團投入愈多者貢獻愈大,則個人的學習成長收穫愈豐厚,不論是 社會心理層面的發展還是認知學習上都一樣。在國外 Astin(1993)、國內黃玉(2000)、張雪梅(1999)的研究也大抵證實擔任社長者所得大於幹部,幹部又大於只是社員,社員又強於非社員。所以我們應該鼓勵大學生參加社團、積極投入擔任社長、幹部等,以提昇自己的發展能量;若能因此學得時間管理則尤為可貴。 彭森明教授主持的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 94 學年度的調查顯示:大三學生參與社團活躍,大一則明顯低了許多。尤其是在自治性、綜合性、學藝性社團大一學生參加的比例比大三學生少三、四倍。再度證實國內外其他研究的結論:大一學生的各項校園參與普遍不如其他年級的學生。葉紹國等研究所得我國大一學生的社團參與,也不如美國大一學生熱衷;觀察所及,大一學生即使參加社團也介入不深,這樣則學習有限。 校園中的人際關係 能讓學生留連校園的最大動力是「人」的因素,人際關係帶來溫暖、樂趣與學習。大學期間受到的重大影響最大部份也是透過與同儕、老師的接觸交往而發生,這種影響表現在心智上的成長以及態度、價值、抱負及許多社會心理特質的改變上(Pascarella&Terenzini, 1991)。 大學校園裡的老師都是飽學之士,在課堂上傳道、授業、解惑,啟迪學生的心智,如果老師與學生的接觸可以擴及課堂以外的天地,則老師的教育影響就更大了。根據中外研究,不論是那一種背景或特質的大學生,師生來往與學生許多方面的教育成果都有正向關連。但影響的情況受師生來往的內容與密切與否所決定,通常是在觀念與心智方面的影響最大。 我國學生心目中老師是權威的象徵,對老師一向心存敬畏,又因課堂外欠缺師生來往經驗,不明白接近老師的益處。到了大學時代若仍不能體察人生的困惑及心智成長的需求而求教於老師,無異於入寶山空手而回。國內的研究幾乎都顯出我國大學生很少與老師相處(葉紹國、何英奇、陳舜芬,2006;陳舜芬、張傳琳,2006;黃玉,2000;張雪梅,1999)。因此,學校應設計方案鼓勵學生主動找老師問難、解惑,並以開放的胸襟與老師交流。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對我國大學生而言,同儕的影響比老師還大。黃玉(2000)指出同儕交往是解釋大學生能力發展、情緒狀態、自主性、成熟人際關係、自我認定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尤其對大學生在態度上及社會心理層面的改變影響最關鍵。不過,同儕相處也不盡然都是有益的,利弊的方向就要看跟什麼樣的同儕來往。孔子所稱益者三友:直、諒、多聞;損者三友:偏辟、便佞、善柔;可謂一語道破同儕品格、性情、見識的重要。另外要考慮的是同儕群體的同質性與異質性所形成的影響,同儕背景歧異大時,雖容易產生衝突,也能夠互相學習或引發反省、深思與成長。同儕背景相近容易相投,但也可能成群與外界隔離或抵制應有的成長與改變。原則上教師應鼓勵大學生與不同族群、生活背景、興趣、學養、價值觀的同儕來往、交談、論辯,以便擴大認知的幅度,讓彼此從對方的經驗學習。 大學同儕男女眾多,年紀相仿、才智相當,都洋溢著青春氣息;重以校園環境優美,不啻已構成浪漫戀愛的最佳場所。戀愛的故事膾炙人口,戀愛的關係充滿激情喜悅,大學生莫不期盼。愛的關係攸關個人的幸福感,是需要學習的人生重大課題,它對學生的發展卓有貢獻。透過戀愛的關係可以擴大交友圈,增加對異性的了解;加深對自我了解,促進人格的成熟,促成知識的充實、行為習慣的調整。生命的價值因而提昇,生命的意義也更加豐盛。即使相處不諧或有第三者的介入而演變成「分手」,也可以引發個人的反省,而產生自我調整、自我建設的功能。 然而,戀愛經驗常雜著憂愁煩惱、悲喜交集的強烈情緒。正因為是深層的親密關係,是屬於個人隱私的一部份,青年人心性尚未成熟,經驗不足,大多仍在試探階段,能正常交往則受益無窮,一旦脫離常軌或遭遇挫折其受傷也深,有些人因此灰心喪志,自我戕害,痛苦無以自拔,這是學校諮商中心最重要的輔導工作項目。 打工 目前大學生打工已蔚成風氣,有些老師把學生課業情況不佳部分歸因到學生 打工,這個問題很值得討論。打工的益處涵蓋面很廣,可以超越學術侷限、增長 經驗、擴大視野、充實生活、落實所學,熟練技巧,協助立志、定向,得到更多 人際關係網絡與社會資源。有爭議的地方在於每週打工的平均時數、打工的地點、以及打工的性質。國外 Astin(1993), Pascarella &Terenzini(1991)的結論為:校外打工利弊得失互見,但校內打工必然利多。然而國內的研究(黃玉,2000,2004;張雪梅,1999)一致顯示:只要工時不過份長,不論在校內、校外打工,打工者比從未打工者在認知學習與自我發展成果上,學術與非學術投入表現上皆顯著較佳,尤以常校內打工者為然;甚至常校外打工者也比從未打工者表現得好,如果工作內容與所學有關,其獲益就更明顯了。筆者以為打工的問題在於:校外打工若是工時太長,再加上交通時間,勢必擠壓課業學習、社團參與的時間,若在工作中學到不良習性,則得不償失;惟目前校外工作環境誘惑太多、陷阱太多,學生與學校都需要特別小心。學校應該鼓勵學生打工,但同時也要教導學生如何明智的選擇工作的性質、時間、場所。由葉紹國等的研究(Yeh, Ho, Chen, 2005)推知,目前各學校提供的校內打工機會相當有限,遠不符學生的需要與期望,這是各大學院校應思索的課題。 由高等教育資料庫 94 學年度調查所得顯示:大學生有打工的約占 1/3 的人口比例。大一學生打工人口比例稍高,但打工者平均工時為每週平均 4.7 小時;大三學生比例稍低,但打工者平均工時卻較長,為每週平均 7 小時;這些數據還不失正常範圍。但是調查資料顯示不同類型學校的學生打工者的比例及打工的時間有明顯的差異。不論大一、大三學生,公立大學學生打工工時平均最短,私立技職學生最長。大三學生每週打工時數在 21 小時以上的,則以私立技職學生最多(37.9%),次為公立技職,再次為私立大學,公立大學學生最少(10.1%)。同樣的工時,雖然大一學生的比例比大三學生低,但校間差異趨勢相同。 資料庫電子報第一期教育指標指出:大學院校與技職院校學生家庭經濟情況 有顯著差異,公立大學學生家庭年收入最佳,次為私立大學學生家庭,公私立技 職學校學生家庭經濟明顯較差。各類院校學生打工工時與人數比顯然可與家庭經 濟條件完全配合而觀,因此學生打工雖可顯示教育的職業導向與否,但真正透露 的是要消解經濟壓力不得不做的選擇。 葉紹國等(2005)針對淡江、清華、師大三校入學新生所做的調查也顯示:私 立大學新生的家境與個人處境有明顯的不利現象,可與此指標內容互相輝映。因 此,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各類院校教育者要特別關切打工時數長的學生, 並適時給予協助;國家層級則必須正視教育機會均等問題,並思考對私立大學院 校及技職院校學生較公平的學費補助政策。 上網 台灣大學生使用網際網路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網路的功能愈來愈多,大 學生每週平均花多少時間上網?最常在什麼時段上網?上網的目的與動機究竟 是什麼?買賣、聊天交友、打電動遊戲?搜尋資料(有多少比例與課業、學術有 關)?上網活動的影響是什麼? 由高等教育資料庫 94 學年度調查資料顯示:大一學生,每週平均上網時數 以 31 小時以上的人數比最高,達 34%,若合計每週 21 小時以上的則超過大一學生的半數。大三學生,大量上網時間的人數比大一生少許多,但每週花 21 小時以上的也佔 33%以上;大學生上網所花的時間遠遠超過課堂外從事課業相關活動的時間,由此可推知上網從事課業有關活動的比例不高。 由於網路具高度安全性與隱密性,過度依賴或沉溺其中,必然會影響課業學習或社團活動參與,有礙人際技巧的培養。持續夜間上網勢必影響正常生活作息,然後形成蹺課、上課打瞌睡、健康受損、人際受阻等。在現實生活中情感與社交孤寂者特別容易沉溺其中。大三生學生每週大量上網的人數比大一生少許多,而半數以上只上網 10 小時以內,顯然比較健康,這可能代表大三學生較有目標感、生活比較充實,人際交往較為順暢,課業比較緊張,人格比較成熟,比較具有自我節制的能力,故只保留必要的上網;相形之下,大一學生負面問題較多,而且多集中在夜間上網,有網路沉迷現象者眾。 學校可以在校園及宿舍區明訂網路使用規範,讓同儕互相監督,使學生常用 於搜尋課業與學術資訊。另外,對於網路成癮者學校應輔導其建立生活目標,妥 善規劃生活作息,同時培養其正確使用網路態度與習慣,使網路成為求知與溝通 的利器 (陳金英,2003)。 除以上分類所述以外,本文一再呈現大一學生課業投入不足,社團參與不力,上網時間太長等等現象,透露出適應困擾與行為失序的症候。由此可知大一學生仍在轉變期中,校園生活處境不利,因此學校必須針對大一學生的獨特問題提出教育方案以協助順利適應大學生活,使校園生活能發揮教育的功效。此外,技職院校的學生顯然處於經濟弱勢地位,學習條件不利;教育高層應設法濟助以彌補家庭經濟不利造成的社會不公。總而言之,大學校園提供無數的資源與機會,但是仍然要靠學生的努力;所謂「良好的教育實施」,其標準在於能促進學生使用資源與機會學習以促進其內在潛能與天賦優勢的發展。我們期望在四、五年間可以顯著的影響學生,在心智認知上、社會心理上、態度上、價值觀上產生符合教育意義的改變。 參考文獻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黃玉(2000)。大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 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玉(2004,5 月)。 e 世代多元背景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心理社會、認知發展歷程 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 台北市。 陳金英(2003)。大學生上網行為與社交孤寂感之實證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14, 63-88。 陳舜芬、張傳琳(2006,3 月)。松竹楊梅四校大學生校園經驗及其高教政策意涵。 2006 兩岸高等教育法制與高等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418-431)。 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葉紹國、楊仕裕(2005)。大學學生事務與學術事務的結合。載於蓋浙生、陳伯璋 (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 495-542)。台北市:高等教育出 版公司。 葉紹國、何英奇、陳舜芬(2005,3 月)。大一新生對大學教育的期望:淡江、清 華、師大三校的比較。高教圓桌論壇第四次會議專題報告。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公司。 葉紹國、何英奇、陳舜芬(2006,5月)。大一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與收穫自評-淡 江、清華、師大三校的比較。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研討會專輯(頁 392-419)。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Astin, A.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onyea,R. M., Kish, K. A., ,Kuh, G. D., Muthiah, R. N., &Thomas, A. D. (2003).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revised norms for the 4th edition. Bloomington, IN: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Research Program,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Research, Policy, and Planning, Indiana University. Light, R. J. (2001). Making the most of college :Students speak their min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Findings and insights from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scarella, E.T., & Terenzini, P.T.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Terenzini, P. T., Pascarella, E. T., & Blimling, G. S. (1996). Students’out-of-class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2), 149-162. Yeh, S. K., Ho, Y. C., Chen, S. F. (2005). What freshmen expected and what they did:Students’time allocation and quality of efforts at three univers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llege student in the new era of globalization. Nov. 18, TamKang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16 p.
留言列表